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娄底市侨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按照省侨联、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和安排,五年来共走访慰问困难和重点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家庭800余户,发放慰问金120多万元,争取教育帮扶资金1800余万元、健康帮扶1000万元、产业帮扶2500余万元、公益帮扶1180余万元。五年来,共争取筹措投入各类帮扶贫困资金约7000万元。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按照省、市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行动要求,我会高度重视,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会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及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会工作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通过市县两级侨联以驻村、调研等方式深入农村基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上门走访,了解致贫原因,完善相关信息,制定帮扶措施,以驻点驻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卫生健康、慰问救助等方式实施对口帮扶,精准扶贫。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为推动各项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我会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帮扶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党组成员、秘书长主抓此项工作,并安排联络员负责日常的联络。通过层层压实责任,把帮扶任务细化到每一名干部身上。加强驻村干部队伍建设,抽调娄底市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刘超脱产驻村担任第一支书、扶贫工作队长已三年,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3、凝聚侨力侨智,开展特色帮扶。为更好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娄底市侨联充分发挥侨界优势,广泛发动,极力凝聚侨界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通过开展公益慈善捐助、引资引智,引导侨企和侨界爱心人士,助推社会帮扶工作,聚力精准脱贫。
二、整合资源,精准帮扶
我会根据省侨联“千侨帮千户”工程和市委统战部“115”行动,结合侨联自身实际,充分整合资源,精准施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贫“行动”和“活动”。
1、助学助智,教育帮扶圆贫困学子“求学梦”。“扶贫先扶智”。为了让贫困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市侨联争取助学扶贫资金1800余万元。开展“千侨帮千户”精准扶贫工程,连续三年为500余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00万元;争取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香港吴星可慈善基金会善款220万元在全市贫困乡村援建7所“侨心学校”;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会捐建贫困小学图书阅览室9所约合18万;彭立珊纪念馆在娄底涟源市杨市镇立珊中学揭幕,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香港湖南娄底联谊会会长彭志兵向立珊中学学生捐赠全套课桌椅,并长期资助部分优秀贫困学子。
在教育帮扶方面还涌现了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如:市侨商会会长、娄星区侨联兼职副主席贺志元热心侨界活动和公益事业,共捐资办学、扶贫帮困、资助失学儿童等公益事业达800万元;双峰籍香港同胞周建和先后捐资540万元建设家乡学校,资助贫困学生;美国球知教育集团总裁美籍华人贺瑞容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我市开展精准扶贫助学,2016年在娄底一中开办“精英学子工程——求知班”,助学规模50人,每年发放助学金12.5万元,共发放37.5万元,并在娄底村、县、市开展“云教室”教学模式,将美国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引进娄底,为娄底教育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侨”字号学校娄底楚英学校设立楚英助学基金,每年捐款15万帮助90名贫困学生,五年来帮扶学生400余名,帮扶资金达75万;市侨联委员、涟源市留石煤矿董事长刘兆社2016年发起成立“涟源市培兰扶贫助学基金会”,每年助学50余人,发放助学金13万元,五年来累计发放助学金60余万,扶助贫困学生近300人。
2、送医送药,健康帮扶阻断贫困患者因病返贫。为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娄底市侨联扎实推动湖南省侨联公益基金会“精准扶贫光明行动—走进湖南”困难眼疾患者公益救助行动,为1839例娄底眼疾患者免费手术治疗,并建立档案和复查机制。争取到香港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先后捐赠1000万元,帮助30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500多名残障人士免费提供轮椅。
3、精准对接,产业、技能帮扶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为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实现稳定脱贫,我会积极引荐爱心侨企进村开展“造血”式扶贫。如:侨企湖南天柱山禽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参与精准扶贫,在枫坪、古塘等10多个乡镇26个村试点发放鸡苗100多万羽,联结带动1500余贫困户产业脱贫,实现每户年增收2000余元,每年实现直接帮扶效益300余万元。并帮助4个贫困村组建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对900余名贫困农民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今年5月,老・中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老挝侨胞吴桦源,在娄底涟源市安平镇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把安平镇打造成一个农业与文化兼具的特色小镇。目前已投资1千万元进入建设阶段。
4、排忧纾困,公益帮扶缓解困难群众燃眉之急。我会大力倡导“爱心奉献、回报社会”的公益精神,整合侨界资源,用心引导侨界爱心人士出资出力,积极投身赈灾救难、扶危济困、安老抚孤等公益慈善活动。近五年来共争取各种公益性捐款折合人民币1500多万元。2017年,我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我会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向海内外侨界发出抗洪救灾募捐倡议,募集善款100多万元。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市侨联组织海内外侨胞共捐款现金255.56余万元,口罩31.42万个,防护服9368件,手套63.02万只,医用鞋套2000只,手术帽4.1万个,电子体温计59个,护目镜485个,酒精、消毒液近4吨等物资合计折合人民币近千万元。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华侨为娄底抗击疫情献上侨界满满的支持和爱心。2019年澳门君天集团董事长叶惊涛帮扶涟源古仙界村80万元,抗疫期间,澳门君天集团向娄底市捐赠84消毒液2000公斤、医用手套16000只、医用帽1000顶、护目镜400副、测温仪40个、医用隔离衣800件及医用防护口罩6000只。娄底市侨联常委、市侨商会会长、娄星区侨联兼职副主席贺志元自市侨联为抗击疫情发出倡议以来,响应积极、行动迅速,他停下手中工作,发动身边的朋友、爱心人士寻找资源,为了能第一时间将捐赠物资送达到娄底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动用国外一切关系,赶在泰国停航之前把捐助的医疗援助物资分别从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陆续运抵娄底。贺志元共捐赠人民币50000元、防护服4160件、手套4200只、医用口罩6190个、医用鞋套2000只等医用物资。美国科华公司董事长、美国万豪酒店股东美籍华侨邹志华一直热衷公益事业,乐于奉献,曾多次捐款支持家乡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发展,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捐款210万元,支持新化县教育事业和疫情防控。
5、用心关怀,慰问帮扶为侨界困难群众送温暖。市县两级侨联对口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户,市侨联先后为150余户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难题,每年开展“察侨情、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和重点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家庭800余户,发放慰问金120多万元。如市侨联兼职副主席曾亚平2017年捐资10万元,2019年捐款30万元帮助斗笠山镇双洞村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生产之需。
6、扎根基层,驻村帮扶彰显侨联人担当作为。市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刘超已脱产驻村三年,担任涟源市桥头河镇新塘村扶贫队长、第一村支书。连续三年的脱产扶贫,整合村级涉农扶贫资金220万,协调驻村帮扶单位资金165万,修缮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完善了村级服务功能。硬化村组道路5条2000米,新修、维修水渠、河道3000米,铺设安全饮水水管网6500米,让500多农户喝上安全的自来水,架设路灯30盏,亮化道路1500多米,极大改善了新塘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布局新修建了九个小型文化健身场地,方便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产业龙头企业帮扶作用,邀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专家到新塘村多次实地调研,量身制定了新塘村生态旅游村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引导180户贫困户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连续五年让贫困户得到理想的收益。三年来,共协调投入扶贫资金385万元,全市侨联共结对帮扶12个村共118户。
三、夯实基础,巩固成果
为确保今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下一步我会将继续努力,毫不松懈抓好扶贫工作,迎难而上,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整合侨界资源,拓展公益事业,进一步引导侨界人士为脱贫攻坚贡献侨界智慧和力量,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帮扶工作,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职尽责、添砖加瓦。
来源:娄底市侨联
编辑: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