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和我的祖国——潜心教学,将立德树人作为终生事业

来源:湖南省侨联 作者:雷鸣 编辑:肖静 2020-02-14 11:16:30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是建国70周年,看到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和幸福。作为一名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来说,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由于是山路,小时候的我从老家到县城,一个往返就是一天,现在从老家去县城只需要30分钟,一天往返数十次都足矣。考上大学到长沙来报道是需要提前一天从老家动身,那一天早早的就起来乘车到县城,然后再到郴州市,再然后坐火车到长沙,到了长沙已经第二天上午了;每到寒暑假回家,一定到县城同学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能到家。现在的话,从长沙到老家,坐上每小时300KM的高铁,一天可以打个来回绰绰有余。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这就是祖国速度,高铁时代。从过去难看到火车、飞机,到现在经常坐高铁或飞机,我们时刻都在感受祖国的变化,而且是越来越强大。

老家虽然在集镇上,但四周都山,通向外界的一个山坳,我们称之为“界头坳”,每一次出远门,都必须经过这个“界头坳”。久而久之,村里的人都说,要有出息的话,就需要走出这个“界头坳”。长大之后,父母亲也对我说,你如果有出息的话,就要走出那个“坳”。于是我开始认真学习,为的是走出“界头坳”,到外面去看看,谁也没想到,我不仅走出了那个“坳”、还走出了县城、走到了省城,走到了北京,而且还走出了国门。我也从山里娃娃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再到访问学者,最后回到祖国当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虽然在国外,感受到国外的经济水平高,但是在自己的国家里,我参与了祖国的建设、见证了祖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那就是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房子越建越高、道路越修越宽……

曾记否,20年前的家里有电话和电脑那是一种奢侈品。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我想安装一部电话机,需要我4个月的工资,而且是不吃不喝,最后不了了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都拥有了手机,时刻保持联络,之前时髦的座机基本上被遗弃。现在的我们拥有了网络、WIFI、4G……,5G也随后而来。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争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无论是助教还是教授,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将教书育人当作本职工作,坚持在教学一线,勤勤恳恳、深钻教材、虚心向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学习。面对更新日新月异的知识,我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精心准备教学素材,将环境科学前沿知识融入讲稿,坚持上好每一门课、每一节课,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之外,我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谈心,做到“以情育人,以才育人”,促使一些学生及时改正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先后获得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环境保护科研工作者,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积极响应“将论文书写在大地上”的号召,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将在国外留学的体会融入到科研中,勇于创新,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长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在湖南矿区、“四水”流域、洞庭湖区开展环境生态质量调研,每年带领研究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暑假三下乡”活动。

同时,作为一名省侨联特聘专家,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生产一线。在担任省科技特派员、省“万名工程”安仁团团长、岳麓区科技特派员和长沙市工业特派员分别在江永县、安仁县、岳麓区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促进了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中草药、水稻、蔬菜、水果等产业的增收和企业环保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

从小山村走出来的我,时刻都感受到祖国在变新、变富、变强。从教20年来,我一直不忘初心,牢记新时代教书育人职责,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 作者系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委员、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来源:湖南省侨联

作者:雷鸣

编辑:肖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首页